Linux 上的常用文件传输方式介绍

Linux 环境中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不同主机之间的文件传输或同步。在不同的场景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传输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质量。

2010-01-14 10:33:12

ftp 作为最常用的入门式的文件传输方法,使用简单,易于理解,并且可以实现脚本自动化;
rcp 相对于 ftp 可以保留文件属性并可递归的拷贝子目录;
scp 利用 ssh 传输数据,并使用与 ssh 相同的认证模式,相对于 rcp 提供更强的安全保障;
wget,实现递归下载,可跟踪 HTML 页面上的链接依次下载来创建远程服务器的本地版本,完全重建原始站点的目录结构,适合实现远程网站的镜像;
curl 则适合用来进行自动的文件传输或操作序列,是一个很好的模拟用户在网页浏览器上的行为的工具;
rsync 更适用于大数据量的每日同步,拷贝的速度很快,相对 wget 来说速度快且安全高效。

ftp
ftp 命令使用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在本地主机和远程主机之间或者在两个远程主机之间进行文件传输。
FTP 协议允许数据在不同文件系统的主机之间传输。尽管这个协议在传输数据上提供了高适应性,但是它并没有尝试去保留一个特定文件系统上的文件属性(例如一个文件的保护模式或者修改次数)。而且 FTP 协议很少对一个文件系统的整体结构作假定,也不提供这样的功能,比如递归的拷贝子目录。在使用 ftp 命令时,需要注意 FTP 协议的这些特性。当需要保留文件属性或者需要递归的拷贝子目录时,可以使用 rcp/scp 等命令。

rcp
rcp 意为“ remote file copy ”(远程文件拷贝)。该命令用于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拷贝。其有两种格式。第一种格式用于文件到文件的拷贝;第二种格式用于把文件或目录拷贝到另一个目录中。
基本语法
rcp [-px] [-k realm] file1 file2
rcp [-px] [-r] [-k realm] file directory

scp
scp 命令在网络上的主机之间拷贝文件,它是安全拷贝(secure copy)的缩写。 scp 命令使用 ssh 来传输数据,并使用与 ssh 相同的认证模式,提供同样的安全保障。 scp 命令的用法和 rcp 命令非常类似,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一般推荐使用 scp 命令,因为它比 rcp 更安全。

wget
wget 是一个经由 GPL 许可的可从网络上自动获取文件的自由软件包。它是一个非交互式的命令行工具。支持 HTTP,HTTPS 和 FTP 协议,支持代理服务器以及断点续传功能。 wget 可实现递归下载,即可跟踪 HTML 页面上的链接依次下载来创建远程服务器的本地版本,完全重建原始站点的目录结构,实现远程网站的镜像。在递归下载时,wget 将页面中的超级链接转换成指向本地文件,方便离线浏览。由于非交互特性,wget 支持后台运行,用户在退出系统后,仍可继续运行。功能强大,设置方便简单。

curl
另一个可以用来进行文件传输的工具是 curl,它是对 libcurl 库的一个命令行工具包装。 libcurl 库中提供了相应功能的 API,可以在程序中调用。对于 libcurl 库的使用方法介绍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 curl 使用 URL 的语法来传输文件,它支持 FTP, FTPS, HTTP, HTTPS, TFTP, SFTP, TELNET 等多种协议。 curl 功能强大,它提供了包括代理支持,用户认证,FTP 上载,HTTP post,SSL 连接,文件续传等许多特性。

rsync
rsync 是一款高效的远程数据备份和镜象工具,可快速地同步多台主机间的文件,其具有如下特性:
支持链接、所有者、组信息以及权限信息的拷贝;
通过远程 shell(ssh, rsh)进行传输;
无须特殊权限即可安装使用;
流水线式文件传输模式,文件传输效率高;
支持匿名操作;
需要提及的是 rsync 以其优越的性能优势区别于其它几种 Linux 文件传输方法,其同步文件的速度相当快,这主要归功于 rsync 所使用的传输算法。简而言之 rsync 算法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计算出需要备份的数据,只对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不同之处进行传输,从而降低网络中传输的数据量,以此达到快速备份镜像的目的。下面通过一典型应用场景来描述 rsync 算法的基本原理:主机 A 与主机 B 均有对同一文件的拷贝,用户对主机 A 上的拷贝进行更新,主机 B 通过 rsync 算法对更新后的文件进行同步。以下是该算法的实现步骤:
主机 B 将原始拷贝划分成大小为 N 的不重合的若干块(文件末尾部分分块大小可能不足 N),并对这些数据块进行两种不同方式的校验:32 位的滚动弱校验、128 位的 MD4 强校验。弱校验较之强校验计算速度快。
主机 B 将每个数据块的弱校验、强校验结果发送给主机 A 。
主机 A 对更新后的文件拷贝中的每个长度为 N 的数据块进行弱校验并与从 B 接收到的弱校验值进行匹配,若相同再进行强校验匹配。由于弱校验的滚动特性可以快速地筛选出需要进行同步的数据块。该算法的运算量主要集中在主机 A 上。
通过上述计算,主机 A 将文件的不同部分发送给 B,B 接收到两个拷贝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同步得到更新后的文件。
通过如上方式,rsync 避免了对相同数据的传输,减少了网络带宽的浪费。在时间上整个过程中需一个往返,从某种程度上也保证了 rsync 的优越性能。
用户可从官方网站 http://rsync.samba.org/ 上下载安装 rsync 的最新版本。使用时需将 rsync 分别安装于服务端和客户端,服务端和客户端使用同一个 rsync 软件包来实现远程镜像和定期同步更新。需要说明的是一个 rsync 服务端可同时备份多个客户端的数据;多个服务端备份一个客户端的数据。 rsync 默认端口为 873,服务器在该端口接收客户的匿名或者认证方式的备份请求。
rsync 服务端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配置,其配置文件为 /etc/rsyncd.conf,进行认证、访问、日志记录等控制。配置文件包括全局参数、模块参数的设置。 rsyncd.conf 文件中 [module] 之前的所有参数为全局参数,也可以在全局参数部分定义模块参数,在这种情况下该参数的值就是所有模块的默认值。全局参数设置程序使用的端口号,指定消息文件、日志文件 pid 文件以及发送日志消息的级别。模块参数主要定义服务端哪个目录需要被同步。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要指定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需要备份的一个目录树,即若有 N 个需要备份的目录树,则需要 N 个模块与之对应。模块中可以定义许多参数,常见参数如下。

徜徉于这片废土的我们.....应当去哪里追寻更好的自己?